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列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之类。
对此,《内经》以“泄”、“肠澼”称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有“湿盛则濡泄”的记载,这段带结论性的经旨,几成后世论述本病病因病机的理论依据。《内经》对肠澼下痢则主要责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诸因。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述的“下痢”病,涵盖泄泻和痢疾两类,制订了疗效卓验的白头翁汤及理中汤,开清肠泄湿和温中散寒之法门。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疾痢》诸侯中,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之名,在病因方面,强调岁时寒暑不调、风寒热毒及饮食起居等因素。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热痢》指出:“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疮、蛊……疳则赤白相杂……蛊则纯痢瘀血。”足见对本病成因已有深刻认识。
宋元时期有关本病研究颇多新说。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有“泄泻叙论”,认为不仅外邪可致泄泻,而情志失调亦常引发本病,如说:“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泻泄。”朱丹溪于《丹溪心法》指出:“痢赤属血,白属气。”从而纠正了前人沿袭已久的“赤痢属热,白痢属 寒”的错误论点。该书还进一步指出:“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之分,“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燥湿兼渗泄。”朱氏关于泄泻 病因之论,语简意明,论治有方有法。
明清时期对泄痢的认识渐臻完善,不少医家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在病机认识方面有进一步阐发。《景岳全书》曾明确指出:“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突出泄痢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