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看到脂肪成分时要想到的13种疾病
投稿发送至DDP@high-med.com
应聘全职及兼职编辑,发送简历至
chenlf@high-med.com
(1)肝脏脂肪变性
典型表现是韧带周围或者门脉系统周围--脂肪变性。
(2)多发结节性的肝脏脂肪变性
(3)肝脏手术后的假肿瘤(网膜填塞)
(4)肝腺瘤
肝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肿瘤,以年轻女性稍多见。以往认为该病与口服避孕药及肝细胞结节性增生有关,但关于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服用类固醇药物的男性亦可发生。在CT上,7%可见脂肪成分。在MRI上,35%~77%可见脂肪成分。腺瘤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脂肪空泡——腺瘤的脂肪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 。
(5)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FNH内部脂肪成分极少见,散在分布。肿瘤周围可以有脂肪变——肿瘤压迫周围肝脏造成缺氧,或者机制未明的肿瘤相关副作用。
(6)肝脏脂肪瘤
极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脂肪瘤未见有恶变的报道,故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CT平扫: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块影,其密度均匀或可见有细的间隔。增强扫描:肿物不强化,CT 值为脂肪密度即可诊断。需与局限性脂肪浸润鉴别,边界不会光滑锐利,CT 值一般不会为负值,无占位表现。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影通过病灶等不难鉴别。含脂肪成分较多的间叶瘤,除可见脂肪成分外,通常可见其他瘤体成分有助于鉴别。
(7)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它是由不同含量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成,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 诊断上具有多样性表现 ;可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典型者低密度灶内可见脂肪密度呈片状或粗点状分布,也可见平滑肌密度,呈多房囊实性。
脂肪成分:脂肪成分的存在是AML的特征之一, 但病灶内脂肪组织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可由5%至90%。中心血管影:可见病灶中心血管影,呈点状、 条状或扭曲的高密度影。发现其中有血管影, 特别是脂肪成分中见到血管影更具诊断意义。增强扫描:富血供肿瘤。但因其成分多种多样, 因此大多数病灶强化不均匀。大多数病灶边界不清, 也反映了AML无包膜,和正常肝实质界限不清;典型征象:软组织成分和脂肪成分并存, 软组织部分中度强化,病灶组织在门脉期和肝脏同密度等特征。
(8)囊性畸胎瘤
真正的肝脏囊性畸胎瘤非常少见。文献中仅有个案报道。多数称为肝脏囊性畸胎瘤的其实是腹腔或者腹膜后的畸胎瘤浸入肝脏。发现含有脂肪、液体以及钙化的肿块,要考虑囊性畸胎瘤可能。
(9)肾上腺剩余组织瘤
是肾上腺皮质细胞异位到肾上腺外组织,可以是无症状,也可以分泌激素。组织学上,有低柱状上皮细胞和立方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类似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内部有脂肪成分是它的一个特征。影像学上,常有包膜,显示大体可见的脂肪成分,以及富血供。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者HCC有时难以鉴别。
(10)格利森包膜假脂瘤
假脂瘤是肝被膜包裹的变性的脂肪组织。是位于腹膜腔的分离的结肠网膜的一部分(阑尾?),并纤维包裹。当此病变接近肝脏时,会与肝脏包膜接触。鉴别诊断包括浆膜转移瘤以及肝包膜下的纤维化坏死结节。影像学上,显示为边界清楚的肝脏表面结节性病变,中心脂肪或者软组织密度。
(11)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黄色瘤
肝脏受累少见,通常见于广泛的LCH。通常病变特异性地位于门脉周围,分成四种不同的组织学分期:增生;肉芽肿;黄色瘤;纤维化。超声表现为均匀的高回声。CT及MR可见脂肪信号。
(12)肝癌
含脂肪成分的肝癌是指癌组织内有脂肪堆积和 (或 )癌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性,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肝细胞癌的 0~2%。小于1.5 cm的高分化HCC常有弥漫性的脂肪变。小HCC中35%内有脂肪成分。不同于肝细胞腺瘤的均匀分布的脂肪成分,HCC的脂肪常是散在分布的。
(13)肝脂肪肉瘤
是肝内少见的恶性间质成分肿瘤。占所有肉瘤的15%。腹膜后及肢体脂肪肉瘤很容易转移,但只有10%有肝脏受累。大部分肝脏脂肪肉瘤是转移性的。
来源:腹部医学影像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