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规范诊治
作者:Frank周毅骏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概述
(1)消化不良的定义
2015年中国上海《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关于消化不良的定义如下: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
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包括FD、消化性溃疡、胃食管肿瘤、嗜酸性胃肠炎等。
消化不良症状可能的原因
(引自Talley, Nicholas J, Ford, Alexander C. Functional Dyspepsia.N Engl J Med 2015 Nov 5;373(19):1853-1863.)
(2)消化不良流行病学特征
大规模人群调查发现,约有15%~25%的人有消化不良症状,因消化不良就诊的患者占普通内科门诊就诊人数的10%,占普通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人数的50%。
(3)消化不良的分类 -- 器质性 OR 功能性
①器质性消化不良:重点关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不良
在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患者中,有一部分有明确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肿瘤、胆道疾病、胰腺疾病、食物或药物不耐受,这一类消化不良称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
而其中,最受各大指南关注的当属Hp相关消化不良。Hp相关胃炎是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病因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证据:a. 志愿者的研究:志愿者摄入Hp后均产生消化不良症状;b. 根除治疗对消化不良的影响:meta分析提示,根除Hp能使消化不良症状下降9%,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c. Hp感染导致消化不良可能的机制:Hp感染后几乎均会导致慢性胃炎,它可引起酸过度分泌,胃肠道高敏感以及动力障碍,从而导致消化不良症状。
Hp相关消化不良的致病机制
②功能性消化不良
而很大一部分患者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这一类消化不良称为FD。
FD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如异常酸分泌、胃肠道敏感性的改变、运动功能失调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消化不良潜在的发病机制
(引自Talley NJ. Functional dyspepsia: new 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J].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31(3): 444-456.)
罗马Ⅳ标准关于FD的认识及诊治策略
(1)罗马Ⅳ定义的FD四大症状
① 餐后饱胀:食物长时间存留于胃内引起的不适感;
② 早饱感:进食少许食物即感胃部饱满,不能继续进餐;
③ 上腹痛:胸骨剑突下与脐水平以上、两侧锁骨中线之间区域疼痛;
④ 上腹烧灼感:局部的灼热感,但与烧心不同,烧心是指胸骨后的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2)罗马Ⅳ关于FD的诊断标准
罗马Ⅳ关于FD的诊断标准包括三个重要的部分:① 症状;② 充分排查结构性疾病,重视胃镜检查,高度警惕警报征象;③ 持续时间:上述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基于上述诊断标准,罗马Ⅳ将FD分为两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具体如下图:
罗马Ⅳ关于FD的诊断标准
(3)罗马Ⅳ关于FD的诊断流程
如果患者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就诊,需要按照如下标准流程处理:
STEP 1 采集详细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临床排除腹壁疼痛,腹部肿块和明显的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障碍。要将症状限定在4大特征表现上,恶心、呕吐、嗳气或反刍不包括在此诊断流程中。但需要注意,烧心通常与FD共病,但并不表明一定合并胃食管反流。同样,胃食管反流病也可有FD症状,此类患者应归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消化不良,而不是FD。
STEP 2 仔细询问是否有警报征象
警报征象是指那些需要被排除的具有潜在严重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体重减轻和复发性呕吐、胃肠道出血、吞咽困难、恶性肿瘤家族史、腹部包块、淋巴结肿大和贫血的证据。
情况一:如果有警报症状,需要立即完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EGD),即胃镜检查,考虑活检以寻找其他病理改变,包括Hp相关性胃炎、乳糜泻和十二指肠嗜酸性细胞增多;以及异常病变,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炎、胃癌或食管癌。
情况二:如果没有警报征象,临床医生可诊断为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
STEP 3 Hp的检测和治疗
针对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处理,可以考虑Hp检测,如果结果阳性,则可进行根除治疗。或者进行4~8周PPI试验性治疗。如果临床上类似患者的Hp感染并不常见(<10%),则优选经验性PPI试验。否则,考虑常规检测和治疗Hp。但是若根除Hp治疗或PPI经验性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依然推荐完善胃镜检查。
无论通过内镜检查或呼气试验确诊Hp感染,均强烈考虑根除治疗。根除Hp后若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且持续6~12个月,则应诊断为Hp相关消化不良,属于器质性消化不良;若根据Hp后稍有改善随后复发或基本无改善,则可诊断为FD。
特别注意,胃排空检查不是常规检查,但如果考虑有胃轻瘫的可能性,可进行该项检查。
罗马Ⅳ关于FD的治疗推荐
第一阶梯:
按照不同亚型进行对症处理
诊断为FD的患者需按照罗马Ⅳ进行分类:
(1)若属于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则胃肠道动力障碍占据主要矛盾,推荐使用促动力药物,主要包括:①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② 5-HT4受体激动剂;③ 红霉素:具有胃动素样作用,静脉给药可促进胃排空,主要用于胃轻瘫的治疗,不推荐作为治疗FD的首选药物。
(2)若属于上腹痛综合征(EPS),则酸过度分泌占据主要矛盾,适当应用PPI制剂,但应适当控制疗程,约4~8周,不建议长期服用。
第二阶梯:
重视抗焦虑、抗抑郁及心理辅助治疗
如果使用促动力或抑酸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显著的,则需要重点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状态。Meta分析表明抗焦虑、抑郁药对FD有一定疗效,对抑酸和促动力药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5-HT4再摄取抑制剂(SSRI);除药物治疗外,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心理干预等可能对这类患者也有益。精神心理治疗不但可以缓解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阶梯:
根据组织病理学,功能性检验进行治疗
若经过抗焦虑、抗抑郁治疗依然无效的,建议行组织病理学、功能性检验。根据检查结果,相应调整用药。具体治疗流程见下图:
罗马Ⅳ关于FD的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FD是一种排他性疾病的功能性疾病,需严格遵守罗马Ⅳ的诊治流程,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对于高危人群优先完善胃镜,积极进行Hp的检测和治疗,充分认识到Hp相关消化不良是器质性消化不良的一种。对于FD的治疗,要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抗焦虑、抗抑郁及心理疏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4):217.
[2] Talley N J.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ment: evaluation of dyspepsia.[J].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9(5):1753-1755.
[3] Shmuely H, Obure S, Passaro D J, et al. Dyspepsia Symptom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Nakuru, Kenya[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3, 9(9):1103.
[4] Sugano K , Tack J , Kuipers E J , et al. 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J]. Gut, 2015.
[5] Stanghellini V, Chan F K L, Hasler W L, et 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6):1380-1392.
携手消化,天天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