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应用新理念——精彩专题报告回看!
质子泵抑制药(PPI)是一类重要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也是目前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卓艾综合征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不过,在对疾病诊疗问题特别是一些难治性患者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中,PPI的应用有了更新的理念,不仅仅用于治疗,还可能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发挥作用,而与内镜联合应用显著降低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再出血风险。
让我们一起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邹多武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郝建宇教授在2018消化年会上带来的两场专题报告,了解一下PPI应用的新理念。
专题报告要点概述
报告一:从里昂共识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新认识
邹多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GERD在我国发病率正逐年升高;
2.GERD还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非典型症状和食管外症状;
3.夜间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积极控制夜间反流;
4.对于难治性GERD,在优化抑酸治疗方案基础上应寻找症状产生的原因。
报告二: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老问题,新观念
郝建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消化性溃疡仍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2.内镜新技术和PPIs的应用,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3.运用评分系统与新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指导临床干预、判断病人预后;
4.高危病人内镜止血后应用大剂量PPIs方案,相比于其他给药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再出血风险,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5.PUB病人静脉PPIs之后,序贯口服PPIs,可降低再出血发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精彩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