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格特质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2018,38(9) 吴菁 刘欣 张军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属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范畴。FD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上腹饱胀感、上腹烧灼感、早饱等,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发病率为11%~29.2%。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胃酸分泌过多、H.pylori感染、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和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人格是指个人不随时空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思维、认知、反应和交往方式。特质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的基本单位。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分析人格特质的有效模型,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内外向(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精神质(psychoticism)和掩饰质(lie)。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与FD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问卷和量表的形式调查FD患者与健康者在人格特质4个维度方面的差异,探讨人格特质与FD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一
研究对象来源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FD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范围为18~65岁,符合罗马Ⅲ标准中的FD诊断标准;②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上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无明显异常;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④纳入研究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NSAID等。排除标准:①有黑便、贫血、消瘦、乏力等消化道肿瘤报警症状;②既往有腹部手术史;③有心脏病史,或代谢性疾病史等;④在妊娠或哺乳期。另外纳入同期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40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6219)。
二
分组
所有纳入FD患者均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检查。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7分为伴有焦虑、抑郁,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7分为不伴焦虑、抑郁。80例FD患者分成焦虑抑郁组40例和非焦虑抑郁组40例。
三
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FD患者的上腹痛、上腹饱胀感、上腹烧灼感和早饱4种主要消化道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有时有症状,但不常引起注意,为1分;经常有症状,轻度影响日常活动,为2分;症状持续,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为3分。4种消化道症状的评分之和为消化道症状总评分。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更适合中国人的EPQ,通过4个维度88个问题(内外向25个问题、神经质23个问题、精神质18个问题和掩饰质22个问题)进行面访式提问,并对测评分值进行标准校正。内外向分值高提示性格外向、积极乐观、精力充沛,喜欢刺激和挑战,好交际;内外向分值低提示性格内向、安静、保守、敏感。神经质分值高提示情绪化、敏感化,更易出现心理压力、消极情绪,如担忧、悲伤、自卑等;神经质分值低提示情绪稳定不易波动,面对应激事件能保持镇静、放松且不易出现消极情绪。精神质分值高提示倔强、孤独、冷漠、性情怪异、敌对、适应力差、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精神质分值低提示仁慈、同理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人际关系适应良好。掩饰质分值高提示掩饰、假托、自身屏蔽,掩饰质分值低提示诚实、可信度高。标准校正内外向分值>60表示被测者人格特质为外向型,<40表示被测者人格特质为内向型;标准校正神经质分值>55表示被测者人格特质为神经质型;标准校正精神质分值>60表示被测者人格特质为精神质型。
四
研究对象来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
一般情况
焦虑抑郁组40例FD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为(42.3±12.0)岁,消化道症状总评分为(6.95±2.11)分;非焦虑抑郁组40例FD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为(44.7±10.4)岁,消化道症状总评分为(5.53±1.95)分;健康对照组40名健康对照者中,男18名,女22名;年龄为(45.4±11.9)岁。3组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焦虑抑郁组消化道症状总评分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P=0.002)。
二
人格特质4个维度分值的比较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内外向分值分别为8.18±3.80、8.65±4.16和10.95±3.40,见图1A;其中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3, P=0.001; t=-2.708, P=0.008);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人格特质4个维度的分值比较 A 内外向 B 神经质 C 精神质 D 掩饰质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神经质分值分别为16.23±4.65、13.58±4.54和13.23±4.64,见图1B;其中焦虑抑郁组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9,P=0.012; t=2.887, P=0.005);非焦虑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精神质分值分别为7.30±3.16、5.93±2.50和4.93±1.87,见图1C;其中焦虑抑郁组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8, P=0.034; t=4.086, P<0.01);非焦虑抑郁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7, P=0.046)。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掩饰质分值分别为13.48±4.24、11.68±4.64和11.10±3.93,见图1D;其中焦虑抑郁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8, P=0.011);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三
人格特质类型比较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内向型人格分别占30.0%(12/40)、30.0%(12/40)和7.5%(3/40),见图2;其中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均多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5.251,P=0.022);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2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人格特质类型的比较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向型人格分别占30.0%(12/40)、42.5%(17/40)和60.0%(24/40),见图2;其中焦虑抑郁组少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3, P=0.007);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神经质型人格分别占100.0%(40/40)、90.0%(36/40)和95.0%(38/40),见图2,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精神质型人格分别占77.5%(31/40)、65.0%(26/40)和45.0%(18/40),见图2;其中焦虑抑郁组多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03);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非焦虑抑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根据艾森克人格理论,本研究对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不伴焦虑抑郁的FD患者和健康人群的人格特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FD患者的内外向分值比健康者低,与左国文等、卢学龙和陈小林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这些研究并未对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内外向分值的关系进行比较。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焦虑抑郁与不伴焦虑抑郁的FD患者的内外向分值无明显差异,说明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内外向分值关系不大。本研究还对校准内外向分值进行人格分型分析,发现FD患者的内向型人格所占比例高于健康者,表明FD患者更倾向于内向型人格,但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内外向型人格之间无明显关系。本研究通过对神经质和精神质的维度分析,发现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分值均高于不伴焦虑抑郁的FD患者和健康者,且不伴焦虑抑郁FD患者的精神质分值也高于健康者;通过对校准精神质分值进行人格分析,发现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的精神质型人格所占比例高于健康者;说明FD患者更倾向于神经质型和精神质型人格,更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性,以及孤独、偏执等人格特征,而且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神经质型和精神质型人格有明显关系,与Filipovi′ c等得出的焦虑与神经质分值呈正相关的论点一致。
FD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密切相关。熊娜娜等的研究表明,伴有抑郁的FD患者具有内向、神经质、精神质的人格特点。Faramarzi等发现,FD与内向、神经质关系密切。另有多项研究发现,FD患者具有高度神经质的特点。本研究表明,FD患者具有内向、神经质、精神质的人格特点,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Filipovi′ c等通过比较FD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和健康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发现FD患者更易合并焦虑抑郁,且其焦虑抑郁指数与神经质密切相关。Naragon-Gainey等研究发现,外向与焦虑呈负相关,神经质与焦虑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神经质、精神质相关,与内外向无明显关系。
人格特质决定了个体对不良情绪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神经质型和精神质型人格更易紧张、焦虑,对不良情绪和环境适应不良,导致焦虑抑郁。研究发现,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相关。一项纵向研究发现,神经质型人格可预测焦虑抑郁,通过跟踪调查神经质型人格发现,其3年后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神经质和精神质可能是焦虑抑郁的人格基础。FD患者在内向、神经质、精神质的人格基础上,当遇到外界不良刺激时,基于上述人格特点,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不能积极面对并正确应对刺激,从而出现焦虑抑郁及胃肠道症状,并日益恶化,发展成FD。针对这些人格特点,对F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有效减轻FD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此外,心理疗法、催眠疗法、行为治疗等其他心理干预也可帮助FD患者重建稳定的情绪,改善其症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FD患者具有内向、神经质、精神质的人格特点。FD患者是否伴有焦虑抑郁与神经质、精神质相关,与内外向型人格无关。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FD患者的临床症状。
转自:消化科空间
携手消化,天天干货!